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為了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增強大家的動手能力,讓同學們真真正正地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學校組織高二年級的同學來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上了一堂神奇的“魔藥課”。
一進化學實驗室,同學們就被桌上的各種化學儀器所吸引了。它們安靜地等候在實驗筐里,等待著完成自己的任務。做化學實驗,自然是令人興奮的,但同時也是值得擔憂的。同學們能否完成這個實驗呢?
這次同學們的實驗是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的合成。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此次實驗的原理,北師大的教授和助教老師都認真詳細的給同學們講解了這次反應的機理和具體操作背后的原因。


開始時,同學們信心滿滿。將老師講解的步驟與平時課堂上講解的實驗操作注意事項在腦海中回憶一遍后,就都開始了實驗??烧l知一動手,便出現了許多問題。有的同學剪不好抽濾所需的濾紙;有的同學添加試劑時手一哆嗦,試劑就過量了;還有的同學更是馬虎,竟將過濾完后需要留下來的濾液一下倒進了水池子里,一個小時的努力就此白費??梢?,理論知識永遠不能代替實踐,不真正動手操作,永遠只是紙上談兵。


在一次次的失誤中,同學們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最后終于找到了門路,實驗也做越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個小時的忙碌,最終換來了他們的實驗成果——阿司匹林。當課本上的知識跳躍出來,當印在紙張上的文字融入實踐,知識走到了大家的身邊,每個同學都受益匪淺。




在做完了實驗之后,同學們又去參觀了核磁共振氫譜儀及單晶衍射儀,老師為同學們仔細講解了這個“大塊頭”的工作原理。當試卷上的題目活生生的出現在面前,別樣的感覺出現在同學們心里,化學的魅力正吸引著每一位同學。


曾幾何時,小時候青澀稚嫩的我們,被問及理想,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科學家!”當我們真正穿上白大褂,帶上護目鏡,在化學實驗室中,探索著科學的奧妙時,我們才切實體會到科學的美。我們在這半天的經歷中,用實踐將平面的知識變得立體起來了。唯有實踐,才能求科學之真,感科學之美。
撰稿人:程馳 攝影:張譯夫